“田园综合体”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路径的有益探索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2018年7月21日我有幸参加区组织的乡村田园综合建设培训班,兰德培训中心为我们提供了全程专业化的培训,现将学习心得和一点粗浅的思考梳理如下:
一、创新发展,特色产业升级为优势产业
田园综合体建设以产业为支撑,通过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建设模式、管理方式、服务手段,全面激活市场、要素、主体,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二、绿色发展,美丽乡村转变为美丽经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乡愁是我们在乡村建设中不停歇的脚步。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不矛盾,二者相得益彰。
三、党建引领,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我们考察的项目中,党建体现在方方面面,项目建设到哪里,基层党组织就建设到哪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
四、文化挖掘,文化内涵融入综合体建设。
南京市江宁区溪田田园综合体,做足“农业+文化”文章,以七仙女的文化元素串联起整个景区的景点。另一方面,在历史继承和修复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要求进行文化培育。例如计家墩、田园东方,都会招募文创市集,改造一处老房子作为乡村书院,传承陶艺、草木染等传统的手工艺,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
五、形成合力,运行体系健全优化
政府发挥主导和监管作用,把保护农民权益放在首位协调各方利益,负责田园综合体总体规划、平台搭建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创客(设计师)通过深入挖掘乡村文化、了解风土人情等,以设计为切入点为乡村注入活力。企业作为投资建设主体,面向市场开展三产融合项目经营,追求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报,做强产业的同时带动村民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引导村民解放思想,村民便是创客,只有让村民真正融入到农旅产业中才可以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也就实现了田园综合体建设的根本原则:农民充分参与和收益。通过建立科学健全的市场化运行机制,使每一个建设主体都能明确自身定位,主动参与和投入综合体建设,各尽其能、各取所需,形成建设合力。
结合工作规划的思考:
一是转观念,紧盯“产出”谋振兴。“乡村振兴”战略与之前的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最大的区别在于“兴”的要求。兴既是活力,乡村建设从“新”、“美丽”等物化要求,提高到了“增强活力”的动态要求。从“注重投入”向“注重产出”转变,从衡量产出的“单次量”向衡量产出的“持续性”转变。各级管理部门要转变观念,在乡村振兴规划和项目实施中,要紧盯产出、紧盯效益,让每一个项目每一笔资金都成为激活乡村发展活力的引擎,点燃乡村发展内生动力的火苗。
二是找重点,紧抓“产业”谋振兴。古人云“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产业兴旺”是“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基础。产业是乡村活力之源,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产业兴则农村旺。我们要以产业之翼带动乡村蝶变。我区农村产业发展要紧紧围绕“三区”发展定位,提质一产、优化二产、增强三产,以绿色农业、高品质农业支撑康养,服务旅游;以围绕康养的二产延伸一产产业链,提升一产,促进三产;以集观光休闲、养生养老、文化教育等多功能合一的综合农旅发展带动一、二产。充分实现三产融合,形成三产相互支撑、相互连接、相互促进的健康、可持续的“新六产”产业发展格局。
三是保底线,守住“生态”谋振兴。发挥好“菜篮子”、水源地、“绿肺”和“后花园”功能,当好主城发展后盾;更要融入主城,紧紧围绕主城发展需要。只有守住生态保护底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向优良生态环境要效益,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
在学习中开拓视野、解放思想,在对比中找准差距、增添动力,下一步工作会继续努力。
鲁ICP备05051098号 版权所有:青岛兰德经济管理培训学校 咨询电话:400-816-5526(免长途话费)鲁公网安备 37020202000848号
技术支持:青岛网站建设--青岛新视点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