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一个关怀中国乡村未来发展的宏伟战略,是新世纪新文化语境下基于对中国国情、当代现实、中国未来发展的战略性思考。
8月22号,我参加了县举办的美丽乡村暨田园综合体建设培训班,进一步拓展各级领导干部美丽乡村暨田园综合体建设思路和举措,加快推进美丽乡村暨田园综合体建设。
兰德培训中心为此次培训邀请了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张川教授和江苏省城乡发展研究中心崔曙平博士,分别围绕田园综合体与特色田园乡村南京的实践与启示、江苏乡村振兴的思考与探索,为大家在美丽乡村建设暨田园综合体项目规划设计、建设理念、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讲解,从宏观上对美丽乡村建设带来新的认识。 培训心得如下:
广泛发动,营造建设良好氛围
村民是村庄建设的主体,是落实村庄规划的主人,我们要通过村民理事会,深入进行宣传发动,让村民代表充分了解村庄编制规划蓝图,以直观形象的有效宣传,转变村民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让村民知道新农村该是什么样子,建设新农村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共同推动村庄规划的组织和实施。
科学指导,认真做好村庄规划
村庄建设,要规划先行,对村庄建设我们要提前谋划,留有余地,要按照村庄规模、地域环境、资源条件和产业特色,分级分类搞好村庄规划,同时,要在广泛吸纳村民意见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充分研究论证,保证规划的科学性,提高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做到规划一批、实施一批、辐射带动一批,切实形成良性互动的工作格局。
创新方法,彰显自身文化特色
我们在村庄建设中不仅要注重建设外在环境,更要注重建设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挖掘、保护和利用好每个村庄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对具有人和传统特色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古祠堂等文化遗产进行重点保护,在打造人和龙施泉小镇中,注入人和特有的生态文化、历史文化和人文文化。
统筹协调,统一村庄风貌风格
村庄建设风貌风格要充分考虑现状,注重新房和原有建筑统一协调的整体效果。加大资金投入与项目倾斜对原有建筑进行改造,减少反差,形成统一,从有利于农业生产、方便农民生活、保持乡土气息、打造田园风光出发,尽量不破坏乡村应有的自然风貌和特色,打造村庄建设精品示范点,营造一个休闲、生态、宜居的良好环境,为今后村庄建设起引领示范作用
美丽乡村建设尤其要从细节着眼,让细节闪光。下一步,在村庄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会注意借鉴,主动谋划,亲自把关,提升乡村建设的品味和效果。
鲁ICP备05051098号 版权所有:青岛兰德经济管理培训学校 咨询电话:400-816-5526(免长途话费)鲁公网安备 37020202000848号
技术支持:青岛网站建设--青岛新视点网络